本报道深入探访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"水乡客厅"核心区域,系统梳理上海青浦、江苏吴江、浙江嘉善三地在规划管理、生态保护、产业协同等领域的创新突破,呈现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最新实践样本。


【区域发展首席记者 周明】清晨的元荡湖畔,上海青浦和江苏吴江的联合巡湖队正在检测水质;午间的西塘古镇,沪苏浙三地市场监管人员联合检查特色餐饮;傍晚的华为研发中心,来自三地的工程师们讨论着最新的低碳技术方案——这些日常场景,构成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成立三周年的生动注脚。

■ 示范区建设三周年成效
1. 制度创新成果:
- 跨域项目审批时间缩短60%
- 统一环保标准102项
- 联合执法机制覆盖8大领域
2. 生态改善指标:
- 地表水优良率提升至92%
- PM2.5平均浓度下降28%
- 生态廊道贯通率达85%
上海水磨外卖工作室 3. 经济发展数据:
- 高新技术企业增长43%
-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31%
- 人才净流入量年增25%

■ 重点协同项目进展
1. 互联互通工程:
- 沪苏湖铁路(示范区段)完成90%
- 元荡慢行桥实现"一步跨两省"
2. 产业创新平台:
上海贵族宝贝sh1314 - 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落户
- 水乡客厅数字孪生平台投入运行
3. 公共服务共享:
- 跨省公交线路增至15条
- 医疗检查结果互认项目达217项

■ 未来发展方向
1. 深化制度创新:
- 探索跨域财税分享机制
- 建立统一要素交易市场
爱上海419 2. 强化生态共保:
- 实施太浦河"清水走廊"工程
- 共建长三角碳普惠平台
3. 促进民生共享:
- 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
- 推动跨区域学区化办学

【权威观点】
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主任华源表示:"示范区建设已从制度创新的'试验田'成长为区域协同的'高产田',下一步将着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样板区。"(全文共计3780字)